2009年3月5日星期四

有形商品采购

什么是有形商品采购?
  有形商品采购是指生产中所用机器设备、办公用品、原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等。机器设备属于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相对较长,故此类商品采购的特点是采购次数少,每单采购金额大。原材料采购是指生产中所用的主料、辅料和半成品等。低值易耗品是价值较低且在生产过程中容易损坏的物品,其特点是采购的次数多。

有形商品采购的内容:
  有形商品采购的内容包括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零部件、成品、投资品或固定设备,以及维护和修理运营用品(MRO物品)。
  (1)原料。原料就是未经转化或只有最小限度转化的材料,在生产流程中作为基本的材料存在。在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即使原料的形体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它依然存在于产品里面。通常,原料是产品的制造成本中比率最高的项目。
  (2) 辅助材料(辅助)。辅助材料指的是在产品制造过程中除原料之外,被使用或消耗的材料。有些辅料与产品制造有直接的关系,但在产品制成时,辅料本身已经消失,如化学制品所需要的催化剂;有些辅料虽然还附着在产品上,但因其价值并不高而被视为辅料,比如成衣上的纽扣;有些辅料与产品制造过程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消耗性的材料或工具,例如锉刀、钢刷或灭藻剂,包装材料及产生能量所耗用的燃料也属于辅料的范围。
  (3)半成品。这些产品已经经过一次或多次处理,并将在后面的阶段进行深加工。它们在最终产品中实际存在。如钢板、钢丝和塑料薄片。
  (4)零部件。它指的是不需要再经历额外的物理变化,但是将通过与其他部件相连接而被包括进某个系统中的产成品,它们被嵌入最终产品内部。比如前灯装置、灯泡、电池、发动机零件、电子零件、变速箱。
  (5)成品。主要是指用于销售而采购的所有产品,它们在经过可以忽略的价值增值后,与其他的成品和(或)制成品一起销售。如由汽车生产商提供的附件,像汽车收音机等。制造商并不生产这些产品,而是从专门的供应商那里取得这些产品。百货公司所销售的消费品也属于这个范围。
  (6)投资品或固定设备。这些产品不会被立刻消耗掉,但其采购价值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贬值。账面价值一般会逐年在资产负债表中报出。投资品可以是生产中使用的机器,也可以是计算机和建筑物。
  (7)MRO物品。这些产品是为保持组织的运转(尤其是辅助活动的进行)而需要的间接材料或用于消费的物品。这些物品一般由库存供应,这类物资有办公用品、清洁材料和复印纸等,也包括维护材料和备件。

2009年2月28日星期六

如何理解Time-to-Market?

初涉设计行业,越来越多的接触很多的新名词和概念,time-to-market也成了一个热门的术语。曾经在一个博客日志上看到这样的一句话:
“有时间要能做出很漂亮的细活,没时间的时候也能拿出个东西来,决不能把自己和客户都憋死”。
“我信奉这个原则,并且用它要挟过用户:要么多给我时间,要么别要求太高。”
“作为一个设计师我该如何呢?也许就像一名战士,平时要练好自己的枪法,当面对敌人的时候(to market),就要在合适的时机,不假思索地扣动扳机。这个时候没必要去想如果打不中敌人怎么办,想生存就“平时多流汗”吧--或者,抓紧时间多开两枪,拼拼运气。 ”
我大部分同意这位仁兄的说法,从字面上讲,就是 "及时面对市场,第一时间进入市场"。这是大部分厂商抢占市场的手法。
这样的要求导致了这样一个结果的出现:低技术、造型差的粗糙产品出售给看重低价格的消费者……这些产品早期也许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然而由于他们没能对发生的变化做出及时反应,在很多方面他们都已经显得过时了。《创造突破性产品》 P41 。
更多的乡镇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低投入,设计开发的时间短,产品粗燥不堪,成本低廉,但却能够维持一段时间的生计。比摄像手机,待MP4功能扩展Memory技术的手机在国内市场上第一时间就出现了,甚至抢先在一线大厂之前占领市场,然而这样的产品并不能成为领头羊。
另一方面为什么大厂高投入,高成本却不能time-to-market?这才是最恐怖的!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将高技术设计优良的产品投放市场。自己的产品正式进入市场又要和别的产品价格pk。大量的投入却换来低端粗燥的产品,这同样是失败的。
如何理解time-to-market的设计?
就算研发计划长达两年还不止,但始终关注着用户、产业、社会发展变化的方向并对自己的计划不断调整,就依然是好的Time-To-Market。
如果不是技术上遇到了重大难关,就是对Time-To-Market的把握出了问题。
现在很多芯片厂商都针对自己的产品,制定了完美的应用方案,甚至将自己的产品设计成一个模组,成品开发者只需要将各厂家的component组和起来,稍加修饰就是一个完美的产品。比如笔记本电脑代工厂商(ODM),只要知道客户的要求,就可以自己设计产品,然后生产,迅速投放市场。
Time-to-market,不光是设计者,更是一个企业需要把握的。

TTT (Time to Technology), TTM (Time to Market), TTC (Time to Customer)


(来源: http://blog.sina.com.cn/coolzq)

2009年1月3日星期六

最新、最全的天津招聘会信息

http://www.17zph.cn/article/tj/

黄金33年走势图

1967年11月18日,英镑在战后第二次贬值;1968年3月17日,“黄金总汇”解体;1969年8月8日,法郎贬值11.11%。
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电视讲话,关闭黄金窗口,停止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持有美元前来兑换黄金。美元挣脱黄金的牢狱,自由浮动于外汇市场。
1972年这一年,伦敦市场的金价从1盎司46美元涨到64美元。
1973年,金价冲破100美元。
1974年到1977年,金价在130美元到180美元之间波动。
1978年,原油飙涨达一桶30美元,金价涨到244美元。
1979年,金价涨到500美元。10月,美国通胀率冲破12%。
1980年元月的头两个交易日,金价达到634美元,美国财长米勒宣布财政部不再出售黄金,之后不到30分钟金价大涨30美元达715美元,元月21日创850美元新高。美国总统卡特不得不出来打压金市,表示一定会不惜任何代价来维护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当天收盘时金价下跌了50美元。
1980年2月22日,金价重挫145美元。 当代首次黄金大牛市宣告结束,时间长达12年。 金价从1968年的35美元涨到1980年的850美元的12年间,每年有30%的获利率。1980年黄金投资额达1兆六千亿美元,已超出只有1兆四千亿美元的美国股票市值。而在1959年,黄金的投资额仅是美国股票市值的五分之一。
1981年,金价每盎司的盘势峰顶是599美元。到了1985年,盘势降到 300美元左右。1987年,美国股市崩盘后,黄金价格触及486美元的峰顶后便一路下滑。
1988 年至1999年的有关黄金市场的评论:
1988年2月8日:上周五每盎司金价以439美元收市,令黄金好友捏一把冷汗,因为金价支持点正好在此水平,技术分析告诉我们,此水平一旦跌破,金价就如入无支持之境,要跌至什么价位才能企稳,技术派已不敢肯定,艾略特理论的指示是180美元。
1988年8月20日:既然投资者忧虑经济衰退迟早来临,那么黄金是不应忽略的投资工具。在30年代股市大崩溃时,最有代表性的金矿股Homestake的股价从1929年的7美元上升至1932年的46美元(期间道指跌幅达90%)。
1989年2月1日:金价从1980年1月20日的历史高位850美元计,到 1988年年底,美元金价已跌去52%。在这十年内,美国的通胀率升幅共达90%,以低通胀率见称的日本也在20%的水平,而黄金的这段走势说明它没有抗拒通胀的能力,黄金应从“保值商品”上除名(有意思的是,若以日元计,这十年的金价跌幅最历害,达75%。)。 在80年代,黄金无息成本的弱势凸现。因为在70年代,债券及银行利息都低于通胀率,也就是“负利率”,这时黄金无息可以忽略不计,到了80年代,债券和其他固定利息的投资工具所提供的收益高于通胀率,令黄金的魅力骤然失色。
1989年2月13日:名画和古董与金银一样是无息产品,为什么前者在80年代的价格大涨?原因是物以稀为贵。名画和古董往往是独一无二的,而金银能不断生产。
1989年11月15日:金价从9月中旬的350美元回升至11月14日的391.5美元收市,两个月升幅达11%,令“金甲虫”兴奋不已,但往上已难有作为。
1989年12月9日:金价在11月27日见427美元之后,市上传出苏联大量抛售黄金的消息,令市场价格大幅波动。事实上,在过去十多年中,作为世界第二大黄金出产国的“苏联卖金”传闻,对下降的金价发挥了巨大作用。
金价确实与通胀率无关。1981年,美国通胀率上升8.9%,当年金价却大跌32%;1986年通胀率跌至1.1%,但当年金价上升19%。
1990年5月24日:市场出现18.7吨(每吨为二万七千盎司)黄金的沽盘,是美国清盘官将最近申请破产的储贷银行及财务公司所持黄金集中推出套现,金价大跌,推低至360美元。
1990年7月12日:1989年新产黄金加上旧金翻碎金整合(铸成金条)等来源,黄金总供应量为二千七百二十三吨。在需求方面,首饰用去一百三十八吨、电子业用了一百三十八吨,金币消耗量一百二十三吨,其他(主要为实金持有者)购进了六百五十一吨。 首饰金的需求占了黄金总供应量的67%,而且1989年的首饰用黄金较 1988年的约一千五百吨增长了23%。尽管如此,金价仍是不振。1988年,各国央行买卖黄金出现净购额285吨,1989年则为净卖额二百五十五吨。 由于冷战思维,黄金作为政治保险效用也消失了,无利息还得付仓租的黄金恐非精明的投资人所选。
1990年9月5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金价从370美元反弹至417美元,又往下打回383美元。由于美国财赤日趋严重,美元汇价摇摇欲坠和全球信贷危机呼之欲出,金价长期看有向500美元的“颈线”靠拢的趋势,一旦升至 500美元,最低升幅可令金价见700 美元,中间数为850美元,最高可见1000美元。
1991年1月12日:现在是“现金为王”,这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现金是垃圾”,简直天壤之别,黄金已成为“一沉百踩”的商品。但金价仍有可能凌厉反弹。
1991年6月13日:金银一齐上升,却有不同的理由。盎司白银价在3 月曾跌至4美元以下,不及其最高价的十分之一,原因是大家以为白银供过于求。但5月中旬,美国一家机构认为白银恰恰是求过于供,1991年白银产量为四亿八千一百万盎司,需求则达五亿九千万盎司。于是白银大幅上扬,最高见4.64美元。走势派指出,白银好淡的分水岭在4.22美元,已进入上升轨道。
至于黄金,则是穷极思变。大部份机构投资者组合已没有黄金,美国大规模互惠基金Kemper上月解散属下的黄金基金。买卖黄金矿股票的华盛顿Spokane证券交易所宣布暂时停业,等等。人们终于开始反向操作,令金价反弹。 还有一个“恐惧指数”也有意思。美国的一位投资顾问根据美联储存金时价与美元(M3)供应量的关系,制成一项恐惧指数。五月底盎司金价360.75 美元,美联储存金二亿六千一百九十万盎司,M3发行量为四十亿七千六百万,等于每百美元含金值226美元,这便是恐惧指数2.26,它已接近尼克松在1971年宣布取消金本位创下的恐惧指数2点的纪录。美元含金量2.26%,意味着其余97.7%美元都是无中生有靠美国政府信用支持,而美国政府负债累累,这97.74美元全是借贷而来。于是,人们抛美元买黄金。恐惧指数的最高点是10点,正在1980年黄金历史天价时。
1994年10月8日:英国著名的裁缝街的西装,数百年来的价格都是五、六盎司黄金的水准,是黄金购买力历久不变的明证。盎司金价若突破396美元,下一个目标是406美元,此关一破,黄金牛市便告诞生,可看1200美元。
1996年2月5日:上周五盎司金价一度升达418.5美元,打破了1993年高价409美元,技术专家认为,此关一破,金价有机会破445美元。各国央行不但卖金,而且租金。卖金方面,最高的是1992年卖了六百吨,1995估计为三千吨。金商看淡未来金价,因此设法向储存大量黄金的中央银行租金,租期三年至五年不等,然后在市场沽出。对金矿主而言,这不过是把三五年后的产金以当前价格卖出,等于把未来利润先行兑现,而央行则“盘活”了资产。据英伦银行12月上旬公布的数据,仅伦敦金商就向央行租借一千五百吨。 若不算央行和售金,其它早已供不应求。1995年和1994年其金产量差不多,同为二千七百八十七吨,而消耗量在四万吨水平,黄金赤字在一千一百吨至一千二百吨之间。
1997年7月8日:西方各中央银行有秩序地消减黄金储备。资料显示,荷兰央行直接沽金,比利时铸造金币变相售金,瑞士央行计划分期出售约值五十亿美元黄金,建立“大屠杀黄金”,以示该国二次大战期间大做纳粹生意的悔意。上周四,澳洲公布今年上半年陆续卖出约值十七亿美元的黄金,虽然售金量不大,却占该国黄金储备的三分之二,说明不再把黄金视为主要货币和储备。澳洲居南非、美国之后,是世界第三大产金国。 结果,盎司黄金美元价在370至400美元之间徘徊约两年之久,上周四突然在纽约市场急挫,周五伦敦跌至324.75美元,为198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1998年3月24日:每盎司金价在1月9日跌至278.7美元的最低价,昨在294美元水平徘徊。黄金盛极而衰,现在其市价已低于平均生产成本每盎司315美元,世界有一半金矿亏本,相继停工势所难免,这令过去二年出现新出土黄金供不应求,所提炼的黄金供应比需求少约一千吨,只是由于央行抛金及民间藏金在金价前景看淡之下纷纷沽出,以致金价下挫之势未能扭转。 加拿大巴烈克金矿计划大规模铸造“创世纪金币”,计划用一千吨至二千五百吨黄金造此币。如果计划落实,将是耗金量最大的金币铸造,因为以往南非克鲁格兰金币一共耗金一千四百吨,1986年日本裕仁金币用金量一百八十二吨,1991年明仁金币用金六十吨。对黄金市场而言,这是一大利好。去年各国央行售金量是八百二十五吨,“创世纪金币”将可完全消化。
1999年7月6日:英伦银行周二以每盎司261.2美元售出二十五吨黄金,筹集得二亿九百八十万美元,这是英伦银行近二十年的首次拍卖,也是该行五次拍卖的第一次。自英国公布计划在未来三至五年出售其七百十五吨黄金储备的四百十五吨以来,金价已跌逾一成。消息宣布后金价随即跌破 260美元水平,达256.4美元,创下20年新低。 黄金不会人间蒸发、磨损的“永恒价值”,为市场留下祸根。因为数千年来存世的黄金估计达十二万五千吨,其中约三分之一在各国央行的金库里,其余为私人藏金和首饰物。
一边是央行大肆抛售(瑞士央行也计划估售一千三百吨左右黄金),另一方面金矿主开采数量有增无减。原因有二:第一是黄金单位生产成本下降, 1998年跌20%,每盎司平均美元生产成本只有206美元;第二是矿务公司已发展出“产铜为主产金为副”的生产模式,估计副产的黄金1995年占黄金总产量的9%,2005年将增至17%。黄金随黄铜而来,意味矿场愈来愈不会把黄金产量与价格挂构。
有人已预估下世纪初金价见150美元,目前金价真的不知伊于胡底了。作为贷币商品甚至纯粹商品,黄金已失去“长期持有”的价值,这是投资者不得不承认和留意的。
市场的供求与市场价格相互作用。
从实际需求看,黄金是供不应求的,每年大约有一千吨的缺口。但各国央行的储备买卖却是追涨杀跌,让黄金市场变得求不应供。“黄金跌得愈低,官金出售的可能性愈大”的规律。随着黄金价格的上扬,从1982年的375美元涨到1987年股市崩盘后的500美元左右,就少有中央银行出售黄金。之后,黄金再次转势,到1992年时降到350美元左右,这段期间各央行总共兑清了五百吨黄金。从1992年到1999年,黄金跌到300美元以下,各国央行总共出售了三千吨左右黄金,一年约四百吨。各国央行最后发现敌人就是它们自己。只要中央银行持有的官金过剩,每次官金出售就会成为头条新闻,金价就会下跌,出售所得相应减少。
下跌的金价可能刺激了它的实际需求。1990年,用于首饰和电子工业的黄金比1980年高出50%以上,比1994年高出三分之一左右。单单用于首饰生产的黄金就比1850年高出一百倍,由于人口在此期间只成长了五倍,因此,平均每人的金饰消费增加了二十倍。
1999年8月26日,每盎司金价跌至251.9美元,创下二十年来低位,在底部横盘两年后,于2001年再次发力上攻,到目前为758美元,涨幅达250%。
(来源:海航期货 编辑:王琦 日期:2008-8-29)

2008年12月24日星期三

史上最强的面试问题(不看的话肠子会悔青的哦)

面试过程中,面试官会向应聘者发问,而应聘者的回答将成为面试官考虑是否接受他的重要依据。对应聘者而言,了解这些问题背后的“猫腻”至关重要。本文对面试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进行了整理,并给出相应的回答思路和参考答案。读者无需过分关注分析的细节,关键是要从这些分析中“悟”出面试的规律及回答问题的思维方式,达到“活学活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00a8260100b3bk.html